我的蒙古历史题材绘画创作体会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那顺孟和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人,1991年至1995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获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那顺孟和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人,1991年至1995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获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获硕士学位水彩作品多次参加英国水彩皇家画家协会(RI)、英国皇家水彩协会(RWS)水彩展;油画作品多次参加英国皇家肖像协会(RP)肖像展和英国石油公司(BP)画展。《成吉思汗的一生》系列油画作品60幅于2014年8在瑞典展出

一、重视文史、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这是历史题材创作的根基

十多年来,我将绘画创作重点放在了蒙古族历史画的题材上。在反复实践中,我认识到:由于在大学阶段疏于对文史、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给后来的绘画创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由此也想到当初在学习阶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文史、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属于其他教育门类,与美术创作无关,当时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或者不修。这是造成后来创作历史题材绘画作品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制约了我在历史题材绘画创作方面的发展。

进入美术院校的大学生其文史、自然科学知识相对薄弱,这是我国当今美术教育界存在的一个重大不足,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例如,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但究其思想根源来说,美术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他们认为文史、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属于其他教育门类,与美术教育无关。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或者不修,这是造成今天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制约了历史题材绘画创作的发展。

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而言,青年时期是吸收知识、汇总、梳理多方信息能力最强的阶段。一旦错过,将来必然要用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知识盲区。因为当时没能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备受“手高眼低”的状况所困扰,给绘画创作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

青年人的知识结构、思考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动力。偏向某一种专业技能或专研某一课题,绝非大学本科阶段所应该考虑的事情。 “眼高手低”是相对而言的说法,“眼高”与“手低”相辅相成,如影随形。许多历史题材绘画创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当拿起画笔想创作一幅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时才觉得难以起笔,还需要查阅大量的图片资料、翻阅大量的历史典籍,甚至还需要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常识。然而这一工作却是烦琐、耗时的。这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历史题材绘画的兴趣,正所谓“功夫在画外”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努力学习文史、自然科学知识是具有创作历史题材绘画作品能力的根基。

二、历史事实与历史题材创作的关系

历史题材绘画取材于历史,讲述历史上存在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部分事件属实,但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误差或出入,以及改编的内容。这需要同行们的互助、交流和共同努力,将其不断地完善,才能使历史题材绘画作为一个独立体系,可持续发展下去,为人们了解民族历史及文化,提供更多的渠道。

然而历史题材绘画作品,并非历史教科书,没必要完全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再说也做不到。它是一门艺术,是带给观众精神享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艺术性是历史题材绘画的根本属性。在具备艺术性前提下,成功带给观众精神享受和共鸣的基础之上,我们再去讨论一幅历史题材绘画作品的知识性。正是因为艺术性属于绘画创作的范畴,而非历史科学范畴,所以过分强调它是否真实地反映历史,或者为了真实反映历史而绝对不允许艺术化处理,这本身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事情。如果一幅历史题材绘画作品缺乏艺术性,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幅历史题材绘画作品——或者说,起码不算是一部成功的绘画作品。

通过一系列蒙古族历史题材绘画创作的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历史知识与绘画语言的结合,是一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文化内涵,也给予我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勇气和信心,也希望将来能够在历史题材绘画创作方面有所作为。

■ 安达誓言 油画 130cm x 130cm 2006 年

三、历史题材绘画在今天的危机

每个人从小都喜欢听故事,这也是他们明白道理的起步阶段。历史典故、历史人物的故事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年人已经具备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知识结构的拓展、对新兴科研成果产生的浓厚兴趣,使得他们对历史知识的作用产生轻视心理,历史知识的匮乏是这一时期青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美术创作上来讲,他们注重技法的展示、个性的张扬,受到现实人文精神的鼓舞,缺乏树立社会责任感的自觉性。我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历史题材绘画危机期”。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qikandaodu/2021/0722/585.html



上一篇:根植文史铸金石读游寿致杨克炎论书手札书法新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欣赏阿里破译阿里文史之谜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