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黄宾虹的辛酸往事告诉我们:画画这行除了寂寞(2)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下面说一下黄宾虹艺术的分期。目前我们所见到黄宾虹的绘画中,1907年到上海之前的作品极少,但肯定有留存。目前出版的黄宾虹画册里有一些早期的作

下面说一下黄宾虹艺术的分期。目前我们所见到黄宾虹的绘画中,1907年到上海之前的作品极少,但肯定有留存。目前出版的黄宾虹画册里有一些早期的作品,但是没有年款。黄宾虹这个人挺有意思,他的绘画里有相当一批作品是没有年款的。他最后捐给浙江博物馆的作品好多都没有款,甚至没有题字,上面只盖了一方浙江博物馆的收藏印。假如那上面有一方黄宾虹的章,那一定是他的夫人在捐赠的时候盖的,不是他自己盖的,可见他活着的时候对艺术的求索是没有终结的。作为一个探索性、实验性的画家,黄宾虹的每张作品,或者每一个时期都处在探索和实践的状态中。

黄宾虹到40岁时作品还不算成熟,这一阶段他处在酝酿的时期,花费很多的时间学习古人揣摩传统。但是他自己早期的风貌里,已经透露出后来成熟时期的端,这个端倪就是六个字:“实处易,虚处难”,这是他早年求学时,启蒙老师指点他的话,即画有形象的地方容易,画没有笔墨没有形象、留白布虚的时候难。在这个时期的画作中可见,他已经显示出这方面的能力了,山梁留白的地方已经很好看了。

清朝的画论家笪重光说“妙在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虚与实相生,就像中国人的太极思想,阴阳并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生互动。黄宾虹的绘画是表达中国古代易经思想、道学理念最成功、最集中、最典型的画作。

黄宾虹晚年会凭着印象,拿20年前,或者30年前的作品再题,80岁的时候可能把50岁的作品题一下,90岁的时候把60岁的作品再题一下。他这个人不太在意作品本身是不是很完美,他心里想的是这个阶段要解决艺术上的什么问题。

我的老师李可染是黄宾虹的弟子,李可染后来治学也是这个办法。有一次他亲自跟我讲,自己一度画不好山水中的点景人物,虽然自己很早就会画人物,但是把人物放在山水里总是画不好,便用了两年的时间专攻点景人物。这是李可染先生的原话。我想这是潜移默化受到黄宾虹先生影响的结果。

有些黄宾虹在体会学习宋、明画作时绘制的作品,应当是他在50岁上下创作的,有很明显北宗山水的风格。南北宗论断的提出者是明代的董其昌,有人批评董其昌的分类不严谨,确实他的分类很简单,即北宗的山水是职业画家画的,南宗的山水是文人画家画的。北宗的山水设色讲求形式,比较注重再现;南宗的山水是水墨写意,注重表现。

黄宾虹在50岁左右还在南北二宗之间游艺,并且着重学习北宗的绘画,用笔规矩,山的皴法明显,不像后来画得那么自然、率真、空灵。他这个时候多用小的狼毫笔,要知道黄宾虹一辈子是用小笔画大画,他们这种传统型的画家不会画很大尺幅的作品,所以黄宾虹特别大尺幅的作品凤毛麟角,扇面、册页是比较拿手的。

在黄宾虹早期细腻的作品中,笔法很多,点线很多。这个时候他的虚实感已经越来越强,有时会用很明显的南宗画法,南宗的画法是以书法入画,笔法上比较柔韧,墨法比较滋润。在早期的作品中,山头上的草木用长短披麻皴画出,叫矾头山,五代的董源乃至北宋的范宽都是这样的风格。此时,在构图上他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图式风格,就是太极阴阳的意味还不明显。

我们看黄宾虹的画,除了以水墨的面貌为主,再就是浅绛,浅绛就是淡设色,主要用两个颜色,一个是赭石色,一个是花青色,一般不超过三个。我们中国人的设色不同于西方色彩学说的色彩,我们是五行阴阳系统的哲学色彩。用赭石代表大地,用花青色象征天,合起来就是天地。中国古代认为最大的阴阳就是天地,在地面最大的阴阳是山和水,山是阳,水是阴。黄宾虹画浅绛山水,在早期很少用大青绿的画法,偶尔画过一点小青绿,所谓青绿就是用水墨勾勒轮廓在里面填色,而且以青色和绿色为主。

艺术是由可见世界和不可见世界组成的,黄宾虹的可见世界刚才我们讲了,外表不漂亮,画得不工致,不优雅,容易令观者有隔阂。而当我们穿过这道隔阂,会发现黄宾虹想要传达的东西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气质,这种气质他自己概括为四个字:“浑厚华滋”。他有诗句“浑厚华滋我民族”。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古老而智慧的民族,这是他的理念。他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秀,无水不美,他热爱这方土地,更热爱这个土地上诞生的文化。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zonghexinwen/2020/1008/339.html



上一篇:华东师大终身教授王家范去世,因《文史哲》爱
下一篇:文史哲真的是冷门专业吗?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