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文史】丸山小民:八旗山蚕丝广告(2)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临朐蚕丝产量大。民国《临朐续志》记载:“种桑之田,十亩而七;养蚕之家,十室而九;故蚕业之盛为东省诸县之冠。”《益都县图志》成书于光绪三十

临朐蚕丝产量大。民国《临朐续志》记载:“种桑之田,十亩而七;养蚕之家,十室而九;故蚕业之盛为东省诸县之冠。”《益都县图志》成书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其卷十一《风土志》载:“生丝,出地产者半,采自临朐者半。”《潍坊市志》记载:“民国初——民国20年,是潍坊蚕丝业的兴盛时期。年蚕茧产量占山东全省的一半左右,又主要集中在临朐县。1915年,山东省桑蚕茧产量594万公斤,潍坊各县共产茧285万公斤,临朐县产茧达到225万公斤。”

临朐蚕丝质量优。光绪《临朐县志》卷八记载:“其走上京者制为纶巾,韬穗带绅之属行于八方。”

图五:左为《OLD HIGHWAYS IN CHINA》封面,1884年英国出版;右为中文译本《中国古道》封面,2019年中华书局出版

韦廉臣是英国近代著名入华传教士。1864年,其夫人伊莎贝拉·韦廉臣和丈夫迁居到山东省烟台地区生活,先后进行了4次长途旅行,1873年的第一次旅行曾经蒙阴县、青州府返回烟台,此次或经过临朐。她于1884年出版了《Old Highways in China》(《中国古道》)一书,记述其亲身经历。其中第十章记载:“在我们抵达青州府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中午……青州城中最重要的产业,就是织造丝绸的前端的原料生产。在青州府周边的很多地区,都大规模地养殖桑蚕。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之下,这一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每一年都有大量的蚕茧被输送到港口城市烟台。在烟台,近几年来有外国商人在那里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缫丝厂。在专业化的加工处理之后,因为质量上乘,青州府出产的生丝已经创出品牌,在欧洲有良好的口碑。”

从《中国古道》一书记载得知,青州府所产生丝光绪年间就已名扬欧洲。而从此广告得知,临朐所产丝质量当时在青州府可谓首屈一指。广告主体图又以八岐山为背景,是不是说明五井一代的蚕丝质量上乘,为朐之冠?光绪《临朐县志》卷八记载:“货之属:丝为冠,巨洋以西所产尤坚韧。”小注云:“五井之丝鲜洁。龙矿之丝,中作琴瑟弦。”“鲜洁”是指洁净无瑕疵,这正是茧丝的最佳状态。“龙矿”具体何处不知,应在今五井、纸坊一带,或谓在八岐山附近也未可知。古人对琴弦之丝要求极为严格,需张力强韧,发声清脆等,可谓丝中极品。以上文字虽不多,但充分说明了五井所出蚕丝质量之高。而八岐山又为五井之地标,此广告以八岐山为题材理所当然。而此广告以八岐山为背景不仅隐含了物品的产地,文人迎客的场景也寓意友好的商业往来与儒商之诚信。看似一张简单的商标广告,体现了设计者的巧思。

《烟台市志》(1840-1990)记载:“明、清时,烟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站,主要与日本、朝鲜和南洋诸国进行贸易往来。清末民初,烟台丝绸产品出口盛极一时,销售到欧、亚、美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记载说临朐蚕丝多从上海出口。笔者以为,从烟台也好、从上海也好,此广告都说明了临朐直到清末民国,依旧是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此广告印制于清末民国,成记丝厂应在青州、临朐一带。它的存在,说明了以“八旗山”为品牌的临朐蚕丝,作为中国丝绸的代表至少在100余年前,已经远渡重洋、扬名于外了。

本文刊登于《联合日报》,略有修改

——

清末民国里的临朐系列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zonghexinwen/2021/0430/545.html



上一篇:《中华读书报》与《文史哲》联袂推出“中国人
下一篇:海口琼山区设立历史文化开放日 聘请网络知名文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