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史哲》征稿要求[10/06]
- · 《文史哲》投稿方式[10/06]
- · 《文史哲》数据库收录影[10/06]
- · 《文史哲》栏目设置[10/06]
- · 《文史哲》刊物宗旨[10/06]
中华书局春日新书大赏(文史哲语)(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 陈欣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8.00元 《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全面而系统地考论清代楚辞学文献和学者资料,在地域文化和阐释学
《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
陈欣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8.00元
《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全面而系统地考论清代楚辞学文献和学者资料,在地域文化和阐释学的视野下,运用文献学与文艺学结合、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并行考察的方法,再现清代楚辞学的发展轨迹、特征和成就,以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研究视角的缺失。有助于更清晰地、立体地把握清代楚辞学的研究理路、内在联系和整体风貌,进而借助新的学术时空观,为当下楚辞学研究提供新的观念、视角和方法。
《翠微却顾集——中华书局与现代学术文化》
从出版角度讲述不一样的学术史。
独家披露二十四史点校修订历程,
生动展现当代文史学者治学风范。
徐俊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88.00元
本书通过对中华书局原始档案、往还信札的梳理,挖掘了许多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尘封旧事;作者徐俊作为中华书局的老编辑、掌门人,主持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是中华书局历史的亲历者,与许多学者交谊甚厚,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忆述与诸多学者交往的点点滴滴,描绘出一代学人的风范与行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丰富立体鲜活的现代学术史。
《中国印刷史新论》
新方法、新视野,
一本书了解中国印刷史的真相。
艾俊川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66.00元
研究印刷史的方法,除了文献引述、版面鉴定、科学检测以外,还应加上通过语言学进行的词义考辨。这样,由多种方法得到的多重证据,可以架起实证之桥,引导我们跨越语言陷阱和视野盲区,接近和还原历史真相。
《中国印刷史新论》综合运用上述方法,研究中国印刷史上在学界进行过激烈讨论或已形成“定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疑难问题,如雕版印刷起源年代、金属活字的制版工艺、特殊材质印版的鉴定与辨讹、中西印刷技术的竞争与交替等,得出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新论。
《艰难转型:人物与近代中国》
翻开本书,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社会精英在历史洪流中诠释复杂之“变”。
迟云飞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58.00元
本书旨在透过人物观察近代中国的变革,同时在大的历史变动中观察人物。第一章,通过曾国藩等人,展示传统士大夫的求变和他们内心的挣扎。第二章,展示从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士大夫和官员体制内的求变。第三章,展示第一代现代知识分子及革命党人的追求和理念。附录部分是关于作者导师的记录,虽与前三章略有不同,但仍是展示当代复杂的“变”。
《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
一本书读懂南沙争端
吴士存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68.00元
本书是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吴士存,集20余年心力对南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精心打磨的杰作。该书以小见大,围绕南海问题的源头和主要矛盾“南沙争端”,从历史、法理和国别多个维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南海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书后还附录了6篇作者对自2016年以来对历年南海形势的回顾与展望,从年度视角补益了该书在长时段视角下对南海形势的深度分析与解读。该书是南海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开创性地填补了南海研究综合性著作的缺失与不足,体现了我国学术界在南海问题研究上取得的最新成果。
《新出秦简与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研究》
从政务运行机制,洞察秦代行政权力关系的动态矛盾;
从“活的制度史”,探寻地方治理背后的制度性理论
吴方基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80.00元
近年刊布的里耶秦简等档案文书所载政务文书运行程式及其处理规程,为分析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提供了条件。从政务运行机制切入,动态地考察制度综合运作及所体现的权力关系,成为近年来制度史研究的前沿话题。本书侧重日常县级政务运行,考察“关系”与“过程”交融运作的“活的制度史”;进而从“制度性权力”分析视角揭示秦代法律制度与实际政务运行过程的互动机制“内生”的行政权力关系(主要是行政权力配置及其运行关系)的动态性与矛盾性,思考秦代“以法治国”理念下地方治理背后的制度性理论问题,拓展传统的地方制度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zonghexinwen/2022/030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