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宴:这里是太湖的女儿,名气虽不及苏杭,(2)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古:江南崛起,梁溪鄂城 2 到了三国时期,孙权建立东吴,我们讲述江南城市,从来离不开孙权,虽然他只是一个割据政权的首领,但是他占据着江南,

中古:江南崛起,梁溪鄂城

2

到了三国时期,孙权建立东吴,我们讲述江南城市,从来离不开孙权,虽然他只是一个割据政权的首领,但是他占据着江南,开发了江南,所有的江南城市的发展都能追溯到孙吴时期。

孙权为了和人口众多的曹魏抗衡,开始大规模屯田,在京师建康南部找到了一块屯田之处,设置了毗陵郡,无锡因为人口少,归于毗陵郡管辖。

这一次的划分意义重大,毗陵郡就是今天的常州,从孙权时期开始,一直到近代,无锡都属于常州管辖,如果说苏州是无锡的母亲,那么常州就是她的父亲,千年之间,无锡一直属于常州。

六朝时期,无锡一带农业开始发展,一直以来发洪水的芙蓉湖得到治理,引入白荡圩,再泄入太湖,水利的修建和牛耕技术的推广,让无锡的农业得到了极大发展,虽然人口还是比不上会稽和毗陵,但是城邑已经扩大了。这一时期,无锡奠定了自己的市中心地区,就是在梁溪附近。

梁溪是无锡西南的一条河流,也是一条沟通太湖的重要河流,梁溪名字是如何由来的呢,一说东汉时期有一个隐士,名叫梁鸿,他看到百姓困苦,逃到了东海,在那儿隐居,他和妻子孟光十分恩爱,而且互相尊重,每天吃饭都举起来和眉头齐平,这就叫做“举案齐眉”,为了纪念梁鸿,他居住的河流就被叫做“梁溪”。

然而也有人说,或许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凿了这条河流,所以叫做梁溪,这两种说法现在都有历史学家支持。所以《吴地记》说:“梁溪,梁大同间重浚故名,或言梁鸿曾居此。”


梁溪

六朝时期,无锡得到了极大发展,据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住宅后来捐给了寺庙,就被称为崇安寺,后来此地一直是无锡的中心地带,到了清代,附近的街区很是繁华,当时和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苏州观前街并称江南四大特色街区,堪称最热闹的四条夜市街。

说到江南,除了孙权还有个人不能不提,就是隋炀帝杨广,前者开发了江南,后者名声很差,但是大运河确实促进了一些江南城市的兴盛,嘉兴、湖州等城市都是因为大运河而兴起,扬州、杭州因为大运河而兴盛,同样的,无锡的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也是因为大运河。

进入唐朝,著名猛将鄂国公尉迟敬德来到了无锡,修筑了城池,后来人们称之为“鄂城”,这样一个猛将兄居然能建造一座城池,堪称奇闻,而唐朝时期建造的无锡城就可以无锡城的雏形。

这座城市堪称江南水乡的典型,城市中桥梁众多,一片水乡泽国的风景,无锡城修建了四个城门,分别叫做煕春门、阳春门、梁溪门和芙蓉门,这四个城门老无锡人比较有感情,而且还有朗朗上口的《无锡四城门谣》歌谣:“南门豆腐北门虾,西门柴担密如麻,只有东门呒啥买,葫芦茄子搭西瓜。”


无锡老城区一片水乡风光

唐朝时期,无锡城开始繁盛起来,漕运的粮食从嘉兴湖州苏州等地收集后,一艘艘内河航船,从苏州出发,穿过无锡城,经过大运河,来到东都洛阳。武则天以后,唐朝皇帝就不断来到洛阳,因为漕运的粮食大多在此。

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南移,无锡得到进一步发展。五代十国时期,统治江南的吴越国对于无锡进一步治理。吴越国虽然偏安一隅,但喜欢兴修水利,对于江南名城的发展也是居功至伟。

到了宋代,无锡已经十分繁华,无锡的墓葬中出土了景德镇青白瓷、杭州漆器等用品,显示出无锡是当时东南的物资集散中心和中转站。

宋代的繁华尤其显示在佛教文化上,无锡佛教文化以唐朝最为流行,但是唐朝末年唐武宗灭佛,无锡佛教遭到沉重打击。宋代之后,开始复苏,无锡建造于南朝的寺庙南禅寺经过扩建,规模宏大,号称“江南最胜丛林”。

北宋雍熙年间,南禅寺内建造了一个雄伟的砖塔,八角七级,雕梁画栋,每当风起时,上面悬挂的铃铛就会发出悦耳的“叮叮咚咚”的声音,响彻整个无锡。宋徽宗给此塔赐名妙光塔,经过无数次重建,妙光塔至今仍然矗立在南禅寺。


妙光塔

760年,江南迎来了一位文人,当时的无锡县尉的皇甫冉接待了此人,大家都很奇怪,这人既不是状元,也不是名扬天下的诗人,为何县尉要接待他。

他就是嗜茶如命的陆羽,在当地还结识了一位和尚皎然,皎然俗姓谢,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这几个人一见如故,天天品茶,就在这儿,陆羽来到了无锡的惠山,品尝了惠山的泉水,称其为天下第二泉。有人问,那天下第一是哪里,是庐山康王谷水帘水。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zonghexinwen/2021/0502/563.html



上一篇:中国推动成立联合国维和人员安全小组
下一篇:省政协文化文史委举行第十五届“戏曲走近大学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