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艺术札记一(4)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人格精神的高尚优美 中国画讲究画品与人品的统一;人品则包括先天的禀性、后天的道德和文化修养、先天的艺术禀赋和后天的艺术遭际三个层次,其中

人格精神的高尚优美

中国画讲究画品与人品的统一;人品则包括先天的禀性、后天的道德和文化修养、先天的艺术禀赋和后天的艺术遭际三个层次,其中画品的风格与禀性相关,画品的成就与禀赋和遭际相关;至于道德、文化,与画的风格、成就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但通常所说的人品,恰恰是指道德、文化,尤其是道德而言,即所谓的“人格高尚”“精神优美”。

高尚的人格,优美的精神,不限于画家,而是对社会中任何人的要求。它的要求,就是在正常基础上的提升,反之,在正常基础上堕落,便成为低下、丑陋。

什么是高尚的人格、优美的精神呢?便是行己有耻、天下为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安心并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为别人作奉献,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这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当然很难做到,但它的底线,则类似于今天的小学生守则,非常容易做到。包括爱国爱家,包容忍让,努力学习,不自以为是,勤奋工作,不怨天尤人,乐观开朗,见贤思齐等等。从这一点意义上,李营丘、文与可、文天祥、顾炎武、黄道周、史可法固然是人格高尚、精神优美的;莫高窟的画工、黄筌、张择端、刘李马夏,同样也是人格高尚、精神优美的。而赵孟、张瑞图、王觉斯、钱谦益则人格并不高尚、精神并不优美,因为他们的行为与文天祥的“正气歌”正好唱的是反调。

黄公望 丹崖玉树图 轴 纸 墨笔 101.3cm×43.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但以文天祥等为高尚、优美,以赵孟等为不高尚、不优美,为专家们所共识;以莫高窟的画工等为高尚、优美,则专家们大都不予认可。他们心目中,人格高尚、精神优美的画家是徐渭、董其昌、陈洪绶等。我认为,这对于引导社会的人格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不妥的。

董其昌身居高官,作为既得利益者,身处内乱外患,每当朝中发生大事,斗争惨烈,他必乞假归乡,置身事外,花天酒地,欺压民众。或以其没有附和阉党作恶而誉之,但他“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不作为行为,诚如王禹偁的《待漏院记》所指出的“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难道能作为人格高尚、精神优美的典范而取法吗?至于花天酒地、欺压民众,倒还是可以当作历史的看待而置之不论的。

徐渭则作为未得利益者,以“明珠”自恃,追求“白马银鞍”的荣耀,而屡遭挫折,恃才傲物,怨天恨地,卒至心理扭曲、人格畸变而发疯自杀,出狱后自暴自弃。这样的行为,更不能作为人格高尚、精神优美的典范而学习之,而应该作为精神疾病而同情之、原谅之、救助之。

一言以蔽之,达则超尘脱俗,穷则怨天尤人,尤其是严重的精神疾病者之行为,我们绝不能奉作人格高尚、精神优美的榜样而学习之。当然,对他们的不高尚之人格、不优美之精神,我们应该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包括同情和原谅;对他们的艺术,我们更不可因人废艺。但这是另一个问题。

信天命,尽人事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故“信天命,尽人事”。马克思主义“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意思与此相类。客观世界的规律是无涯的,人生有涯,所以永远不可能尽知其规律。包括客观世界中有没有“鬼神”?有没有“天命”?我们不知道,但不能因为我们不知道而否定它的存在,而应该对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心存敬畏、尊重。但如果我们把精力用于探究不知的客观世界规律,是可取的;用于探究不知的“鬼神”“天命”,便不可取,便成为迷信的自欺欺人。

过去,我有一个朋友,专门研究算命、八字、面相、生辰等等,玄得很,出了好几本书。一时名声大噪,找他算命的人非常多。我却从来不算命。我对他说,我不是不信命,我从不用自己晓得的东西去排斥、否定自己不晓得的东西。“天命”有没有?我不知道,但相信它是有的吧。有没有人知道?我也不知道,但也相信是有人知道的吧。但你是不是知道天命?我没有办法检验,只有你自己心里知道。

“天命”是什么?就是我们不知道而可能存在的“上帝”。就像国家的机密,那可以肯定知道是有的,知道国家机密的人,也可以肯定是有的。现在在假设“天命”是有的,你也是知道“天命”的。那么,“天命”之严重,肯定甚于国家之机密。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你知道了国家机密,把它泄露出去,肯定受到国家法纪的惩罚。你如果真的知道了“天命”,把它泄露出去,难道不会受到“上帝”更严厉的惩罚吗?如果你不知道“天命”,泄露的当然也就不是“上帝”的“秘密”,所以不会受到惩罚,但这样一来,你不就是在骗人吗?骗人,可是道德所不允许的啊!所以,根据孔子的意思,对于算命者,什么“半仙”也好,“神算”也好,凡是逾出了探索客观规律而出入到装神弄鬼的,不为人算命,实在便是积德。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qikandaodu/2021/0722/587.html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欣赏阿里破译阿里文史之谜
下一篇:国学文史国画书法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