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地方文史资源让语文学习更接地气以陕西镇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论述:“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这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论述:“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方言土语等。

镇巴是一个文史资源丰富的县,美丽的山水风光、红色文化、苗民文化、镇巴民歌、民俗风情等都是潜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应自觉主动将丰富的地方文史资源纳入语文教学,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那么,将这些丰富的文史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的方式有哪些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总结,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种运用方式。

首先,将文本类的地方文史资源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阅读方式。

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一定量的地方文史资源类的文本。可以是整本的,也可以是零碎的。如本学期我就让学生课外阅读了《镇巴史话》中杨盛峰老师的《四十异域觅封侯》《从孤儿到大校》以及蔡忠琼老师的《碧血洒人间,赤心为人民》,让学生深入了解了三位与镇巴有关的或者镇巴籍英雄人物的故事。这种方式要有效果,就一定要设计一些与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如写读书笔记、办黑板报或手抄报、举办读书交流会或故事会等,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地方文史的文本资源。

二是课堂上灵活插入相关的地方文史资源,把它作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手段。真正成功的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文史资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故事、诗文、俗语谚语等作为导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杨炯的《从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时,我就引入了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杨炯的思想,又让学生知道了班超与家乡镇巴的关系;既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如,学习沈尹默的《月夜》,在介绍作者时,我穿插了“北大‘三沈’在镇巴”的故事,让学生在惊奇与自豪中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家乡的感情。

三是作为拓展内容与教材形成对比或对教材进行补充。例如,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我让学生补充能称作“中国的脊梁”的镇巴名人,于是让学生读了《镇巴史话》中的相关内容和宣传栏上的“镇巴好人”事迹。又如,学习《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古人借登山表达情怀的思想,我引入了《定远厅志》编纂者——余修凤在镇巴任职时夜登星子山留下的绝句,作为对比阅读的材料。这些精心安排的与当地有关的拓展阅读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

其次,将地方文史资源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而我们从小生活的家乡的山水风光、民间传说、民俗风情等,因为熟悉,就无需编造,只要善于思考提炼,就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当然,要用好这些素材,需要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面我结合本学期(九年级上)作文教学谈谈将地方文史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的方式。

第一单元现代诗学习完后的作文训练是尝试创作一首诗,我让学生仿照《我爱这土地》或者《我看》,写一首歌颂镇巴山水风光的诗。因为对家乡的山水很熟悉,又是仿写,一部分同学写得还不错。

第四单元学习生动的描写,我就选了《镇巴史话》中杨盛峰老师的《张飞园中话张飞》和《洋水悠悠》作为范文,引导学生研读其中的精彩段落,学习描写方法,并以它作为范本让学生进行仿写。

第六单元后的作文训练内容是改写,我给学生提供了多个供改写的文本,包括镇巴作家梅冬盛的《班城赋》,让学生改写成散文,结果许多同学选择改写《班城赋》,一部分同学改得相当好。究其原因,一是梅老师是我们身边的作家,很多人都认识,同学们觉得格外亲切;二是文中所写的镇巴的山水人文景观都是大家熟悉的,一下子就勾起了同学们创作的热情。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qikandaodu/2021/0303/456.html



上一篇:小园显超绝情远见匠思苏州况公祠改造艺术管窥
下一篇:辨伪存真图通文史美术史论自立他山鉴定与中国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