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山西人?龙形觥是他岳父墓中出土的?(2)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条作为装饰主体的大龙的后面,是一条作侧面形态盘曲着身体的较小的龙,两条龙的尾部互相盘卷在一起,组织得很和谐。器盖的后端,三个作横S形的

这条作为装饰主体的大龙的后面,是一条作侧面形态盘曲着身体的较小的龙,两条龙的尾部互相盘卷在一起,组织得很和谐。器盖的后端,三个作横S形的虺啣尾相接,排列成为一个整齐的花边。小龙与这“花边”之间的一个三角形空隙中,填充以一只鸟首的龙。

▲龙形觥局部

铜觥的左侧,与龙头相反方向刻镂着一群爬行动物:一条是鼍,即扬子鳄,形象写实,这在商周铜器上还是第一次见到描写。鼍的前方是一条举首、吐舌、扬尾的龙,在它背上空隙处,点缀以一个鱼状的动物,姑且称之为“鱼龙”;在它腹下空隙处,点缀以一条细小而向下卷尾的龙(实际上是一条腹部向上反刻的龙)。在鼍下有三条大小相次而头部带有胡须的虺,头向与鼍一致。在足座上各有“鱼龙”一对,彼此头向相对。铜觥的右侧未见拓本,估计也应该是对称的,情况可能是大体相同的吧?

这件铜觥器形模仿兽角(大约是牛角或犀角),但又不是它简单的再现,而是经过精心设计与改造了的——俯视全器前锐后齐,大体作圭形,侧视全形如船,盖纽居中,龙头上举,而足座后移(即安置在此器的最粗厚的部分),重心既很平稳,同时又能衬托出龙颈的向前伸引,静中有动,在处理动物形象之与实用器物互相结合方面,十分自然与协调;其上的纹样,虽然大小龙蛇水族共二十余条,左右前后,互相纠结,曲直疏密,彼此照应,与整个器形的简洁典雅,相辅相成,予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龙纹铜觥除形制特殊而外,在装饰纹样方面也有着浓厚的地方特点。

▲龙型觥纹饰拓片

这些装饰纹样的时代特点是很明确的,如:龙都是用有角的蛇来表示,以菱形图案作为鳞甲,虺类突出双目,躯体作横S形,圆涡纹、雷纹及动物身上的某些简单图案,等等,都是晚商与周初铜器常见的样式。

以石楼县出土铜器群为主的山西西部商代遗物,龙蛇纹样特别盛行,如勺、削、刀等小件器物柄部往往刻作龙蛇形象,而龙蛇纹样数量最多,种类最复杂的,自然以这件铜觥最为典型,这种情况在一般的铜器上是不见的。

这件铜器上的龙蛇纹样还有它特殊之处,如:龙身配有圆涡纹的,商周方鼎上多见,都是那种一首双身的神话动物,但此器所见则是单身的,这条龙龙身的左侧有一条两头尖细,中段粗大的带状物,不知另一个动物还是一首双身龙的另一支躯体,疑不能明,如果是后者,那也应是一种很特殊的处理方式。一般铜器上,一足的夔龙,极为常见,但此器纹样却没有。这里所见的龙蛇奇奇怪怪,如:有头部往往很复杂(角部如华冠,上嚎如象鼻,修长而上卷或下卷),躯体有长短之别……

在器盖大龙的右侧,还有一个有须或翼的虺,形象也很奇特,可惜为锈痕所掩,形象很不清楚了。这些都是一般所不见,而为本器所特有。

这些种类繁多、形象诡异的龙蛇水族,如此集中地组 合在一起,这不仅是艺术装饰方法与风格上的差异,表现出了地区性的特色,而且必然也还具有特定的宗教神话方面的含义,代表什么自然的或社会的神秘力量,如图腾崇拜、自然崇拜或其他什么神祗,等等,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

黄河中游的豫西与晋南,号称“天下之中”的洛阳及其附近的伊洛流域,与汾水下游的河曲地带,都是古代最为肥沃富饶的地区,前者地理位置重要,后者更有池盐之利,因此远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这里便最先进入了文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夏朝。

这里既然是夏族聚居繁衍的中心所在,夏代虽然结束了,但夏族余民还有,夏文化的影响还在,夏族既是以龙蛇作为氏族图腾,因此之故,以石楼铜器群为主的这类龙蛇崇拜以及装饰艺术风格,不能不使人联想到,这十分可能是夏族的遗物,所以才仍然保存着夏文化的某些特点。石楼出土龙纹铜觥上面的龙蛇水族的形象所以种类众多而且复杂,完全有可能表示的是同一祖先之下,繁衍成为许多的氏族或宗族。

《左传》记载中有类似的例子,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追述少皞氏的“鸟名官”便是在一个鸟图腾之下,又区分成为五鸟、五鸠、五稚与九扈等二十四个氏族。图腾崇拜的起源很早,而且延续的时间很长,甚至商周时期仍有残余的痕迹可寻,不过,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图腾祟拜不可能还保持它的原始形态,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划分的出现,氏族制度也已变质,与之相适应的图腾崇拜,也在人为地加以调整变化了。少皞氏“鸟名官”是如此,南方的“三苗”“九黎”,可能也是如此,这或许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特点。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zonghexinwen/2020/1016/351.html



上一篇:这场关于校本课程设计与教学的讨论,引来了9
下一篇:物理难学否?答案因人而异,高二同学3+3选科莫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