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山西人?龙形觥是他岳父墓中出土的?(5)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6、腹下前端的蛇纹 器盖是一块有弧度、长梯形的铜板,外表有突出的捉手,内壁尾端铸一道隔板,与器身内的隔板相对。器盖表面的装饰很复杂:浅浮雕

6、腹下前端的蛇纹

器盖是一块有弧度、长梯形的铜板,外表有突出的捉手,内壁尾端铸一道隔板,与器身内的隔板相对。器盖表面的装饰很复杂:浅浮雕的龙身蜿蜒着贯穿几乎整个器盖,是主体纹饰;龙身前端与器身上的立体龙头相连,尾端盘卷,勾连着另一条较小龙纹的尾巴,两条龙由此构成一个连续螺旋。小龙纹背上的空白由一只长尾的鸟填补。大龙纹的侧面还有两条相对的龙纹,它们大张着口,好像要把中间的捉手吞下去。捉手正下方刻画了一张龙蛇的脸,从斜上方的位置看下去,当这张龙蛇脸和两条龙的身体都可见时,我们能看到一个一首双身的龙纹。大龙纹和双身龙纹身体蜿蜒留下的空白由5组圆涡加三角形组成的图案填满。最后,器盖尾部并列排着3条弯折的蛇纹。

自发现以来,这件觥已被广泛认为是地方产品, 但除了它的独特和出土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曾被提及。在以往研究中,每当一件铜器找不到非常相似的可比器物,“地方产品”的结论就会轻易得出,器物的风格并不会被考虑,这件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的风格清楚地表明其铸造地是安阳或者洹北的作坊。

第一,这件觥上使用的一系列设计都反复出现在安阳的觥和其他铜器上。这些设计包括:

1、在器盖上设置一条浮雕的大龙和一条辅助的小龙,并让他们的尾部纠缠盘绕。这种设计可见于几件安阳较早的觥,两条龙的尾巴有时盘绕、有时并行。安阳较晚的觥尾端会被一个站立的鸮占据,这种统一的设计取代了早期纠缠的两条龙。

2、在主要动物纹的旁边添加小的动物纹,经常是鱼、鸟、蛇、龙——每当安阳的设计者要处理一件不规则形状的器物时,由于不规则的器形不适合容纳长方形的兽面或龙纹单元,他们就会采用这种办法。铜器中最常用这种装饰方案的是觥和盘,因为这两类铜器上的不规则空间最多。此外这个办法也见于象牙器和骨雕。

3、用圆涡纹填补扭动的龙身两侧的三角形空白,这种做法在安阳铜器上很常见。

4、一首双身的龙纹设计,在殷墟二期铜器上已能看到,殷墟晚期则非常流行。

第二,觥上的每一种纹样都与安阳所见的纹样深具可比性,有些是标准的安阳纹样,有些虽不常见,但仍可看到非常相似的,还有些是为了特定的空间对标准纹样做出了改变。

▲龙形觥纹饰设计与殷墟铜器的比较

1-3、觥盖上纠缠的大小龙纹

(2传出安阳,3妇好墓出土)

4-5、 圆涡纹填补龙身两侧的空白(5妇好墓)

6-8、一首双身的龙纹

(6-7苗圃北地 M229出土)

9-10 、不规则空间填补小动物

(9传出安阳,弗利尔美术馆藏)

标准的安阳纹样包括器盖上的大龙、与之缠绕的小龙、对称的双龙、三条弯折身体的蛇;还包括器身侧面的大龙和伴随它的鱼、鸟、小龙。

不太常见但能找到非常相似例子的有器腹下的6条蛇和器身侧面的鳄鱼。器腹下的蛇和器盖上的蛇主体部分一样,特别之处是口前展开的像胡须似的线条,而这种“胡须”在安阳的龙纹盘上是龙口前的―个常见图案。鳄鱼纹在安阳虽然很罕见,但在西北岗M1001大墓出土的一件象牙器残件上有非常相似的纹样。

为了特定空间做出改变的纹样包括器盖上的长尾鸟纹和圈足上的长吻鱼纹。关于鸟纹,西北岗M1004号大墓出土的牛方鼎上有相似的长尾鸟。在石楼觥和牛方鼎上,鸟纹的尾巴弯曲或拉长都适应了周围纹饰留下的空间。关于鱼纹,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与器身上的鱼纹本是一类,上吻被拉长是为了填补圈足缺口上方的空白。安阳方彝的圈足有类似的弓形缺口,缺口两侧的纹样也经常被拉长吻部,与此异曲同工。相似的纹样还可以比较牛方鼎口沿下的长吻龙纹。

▲龙形觥上具体纹样与殷墟铜器、骨雕纹样的比较

1-3、长尾鸟纹比较(2妇好墓 3西北岗M1004)

4-5、鸟纹比较(妇好墓)

6-8、长吻鱼纹比较(西北岗M1004)

9-10、小龙纹比较(妇好墓)

11-12、大龙纹比较(西北岗M1001)

13-14、鳄鱼纹比较(西北岗M1001)

15-16、龙蛇纹比较(保利博物馆藏)

第三,这件觥与主要见于安阳王室墓葬的象牙器和骨雕有一些联系,可以解释它的很多特别之处。例如,觥的器形很可能是在模仿象牙器,一段原始象牙的形状被最大程度地保留,只添加了一对龙角、捉手和圈足(殷墟曾经出土满饰花纹的象牙);觥的尾部铸出一块挡板来封闭,也是模仿了象牙器工匠给器物封底的方式(例如妇好的象牙杯,需要一块单独的底板)。如果按照铸铜工匠的习惯,器物尾端完全不需要缩进数厘米,而会和侧壁一气呵成(注意尾端并非圈足)。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zonghexinwen/2020/1016/351.html



上一篇:这场关于校本课程设计与教学的讨论,引来了9
下一篇:物理难学否?答案因人而异,高二同学3+3选科莫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