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岗子遗址和岗子类型座谈会发言摘要(3)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李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我觉得敦化过去确实是很少有这方面的工作,这次应该多做一些调查,识别、确定了以后,然后再把那

李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我觉得敦化过去确实是很少有这方面的工作,这次应该多做一些调查,识别、确定了以后,然后再把那些遗址发掘一下。敦化是吉林和延边交界的一个地方,它的文化内涵到现在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做些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我觉得张福有馆员发现的这两处遗址特别重要。

安文荣(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十多年来,张福有先生对吉林省的文物保护工作包括考古研究工作,投入的精力非常多,做了很多工作,有不少考古学方面的新发现。这次发现的岗子等遗址,是吉林省近年来非常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从岗子等这些遗存来看,既有团结文化的东西,又有吉林地区夫余文化的东西。但若要把它定为一个类型,还是需要进一步做工作。本来,去年十月份的时候跟张福有先生达成一致,就是带着考古所的业务人员到现场去看一下。但是,由于连续开了几个论证会,就没去成。今年,我们也有一些想法。第一,准备过一段时间,待雪化之后,天气转暖,派几个业务人员到现场去看一下。第二,我们准备在周边的区域做一次调查,同时再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情况,把这个区域从早到晚有哪些遗存搞清楚。还有一个想法,如果可以的话,进一步搞钻探,钻探的效果好,明年争取一个主动的发掘项目,把这批遗存和周边区域搞清楚。

解峰(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我们最近几年做的调查,是围绕高句丽、渤海、夫余来做的。我们经常在一块交流工作方式和收获、心得。我建议张福有先生跟夫余组的负责人王聪联系一下,让他们出人把调查纳入到夫余组,我想会有一些好的收获。我们应该进一步调查,进一步做工作,这都是很有必要的。

梁会丽(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我觉得判断一个文化遗存不只要看单个器物的器形,还要看它的组合和它所占的比例,这个我觉得很难从调查来解决,而是需要经过发掘,有更多的材料才能够相互认证。就目前调查的情况看,可以确认的是,它肯定是有夫余文化的因素在里面的,至于它在里面的组合和有没有它新的自己的东西,我觉得这个真的需要扩大面积的深入发掘。这里有的残片,我是第一次见到。我在团结文化和夫余文化里也没有看到过,包括我看到的报告上。还有这个陶器盖,这个我也第一次见到,我当时发掘的这个时期的器罐很多都是大圈足,这种盖我是头一次见到,真是开阔眼界了。

三、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牡丹江流域的考古调查工作

林沄(吉林大学资深教授):考古光靠考古专业的人是不行的。我对张福有先生的考古是非常佩服的,搞考古如果能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肯定可以搞得很有成效,这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比如说这个岗子遗址,按理说应该是由地方文管所“三普”的时候发现。但是没发现,结果是被张福有先生发现了,就说明他的考古是走向田野,比较注重文献与文物遗迹的结合,而且到当地跟村民反复接触,动员村民来搞考古,这个对考古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习。

岗子这个遗址的发现,其实是张福有为了寻找渤海的旧国而发现的。原来认为是敖东城,结果吉林大学发掘后说敖东城是金代的,跟渤海没关系。张福有老要查文献、找遗址,说有关系。这次在岗子遗址发现这么多的陶片和器物,这种情况以前比较少。就是过去上了《文物志》的遗址,也不是每个遗址都有这么多的发现,这个算相当多的了。所以,我希望从这个岗子遗址开始,对张福有的考古要有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希望张福有的考古和安文荣的考古能搞到一起去,大家一起来做这个事情。

岗子这个遗址是很重要的。这个岗子,是我们吉林、长春这边的夫余文化跟黑龙江团结文化的中间地带。它又不像那个、又不像这个。要我说,好像似像团结文化多一点。团结文化简单说就是“傻大黑粗”,比如说这个东西——柱状耳,就相当大,我觉得与东康像得多一点。但是也有不像的,跟夫余文化像得少一点。现在看来,牡丹江流域是非常重要的。牡丹江流域就是两边东西都是不同的,又不像这边,又不像那边。而且它在古代是个通道,往北边是东康,与东康的东西又完全不一样。东康再往北一点,吉林大学正在研究的东胜跟东康又不一样,到莺歌岭上层,跟东胜又不一样。它本身南北也是变化的,东西交汇的地方,南北也是变化的,一直到渤海的重要的通道。所以,这个地方的考古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张福有想单独立一个类型——“岗子类型”,我赞同。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qikandaodu/2021/0303/458.html



上一篇:辨伪存真图通文史美术史论自立他山鉴定与中国
下一篇:所谓敦煌春联系我国最早楹联之考辨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