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敦煌春联系我国最早楹联之考辨(2)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为民俗研究专家的谭蝉雪研究员应该清楚,我国民俗文学体例丰富,在『岁日』、『立春日』之际,可以『书门左右』的远不止春联这般简单。流传较广

作为民俗研究专家的谭蝉雪研究员应该清楚,我国民俗文学体例丰富,在『岁日』、『立春日』之际,可以『书门左右』的远不止春联这般简单。流传较广的,至少还有春词、春帖、春胜等文字。这些文字都脱胎于桃符祈福文字。这一点,谭蝉雪研究员在《文史知识》一文第一点论据中也有所谈及,而且有趣的是,她在第一篇发表于《敦煌研究》的文章中其实并没有肯定说这些文字是楹联,她当时定义这些文字是『桃符题辞』,并说『敦煌桃符题辞应是民间长期流传、晚唐前辑录的我国古老的桃符题辞,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桃符题辞。』将其归结为桃符祈福文字之类,并也只是说这些『桃符题辞』是『楹联之始』,即楹联发端之雏形。只是不知为何一年后再发表文章,就肯定的说这些文字是『楹联』了。

再《文史知识》一文中,她为了让这些『桃符题辞』变成『楹联』,有意回避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S.0610V 卷的这些文字,不仅每两句对仗(其实部分句子还不对仗),而且存在着作为诗赋文体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押韵。如『岁日』那一段文字,句脚『开、长、祥、疆』,『立春日』那一段文字,特征更明显,五言句那一部分,句脚是『阳、殃、祥、昌』,又接着四言句那一部分,句脚是『开、来、灾、财、埋、哉』,难道谭蝉雪研究员就没有发现什么规律?显然,这两段文字,是按照某种规律整齐创作的,并不是像楹联那样两句一副,每两句分别存在,互不关联。而即便古代敦煌撰文者或抄经者将这若干副『楹联』没有两句一行的分段,而是连在一起书写,也不至于让他们每副之间再互相押韵。因此,我们将谭文有意避开的两点特征:一是连在一起书写、二是整段押韵,放在一起考量,这些文字是春帖等诗赋文体的可能性显然更大。

楹联学者陆震纶先生在其著《最佳楹联结构》中也持与笔者相同的观点,他指出,S.0610V卷文字『是押韵的四言诗或五言诗。类似宋代的﹁春帖子﹂,其对仗句尚未成为独立文本,似难定为对联。』陆先生在这里将S.0610V 卷文字归类为『春帖』,但春帖主要是适用于立春日前后,主要是用于迎春所用;而S.0610V 卷还明显提到了『岁日』,即正月春节,有类同于春联除旧迎新的作用。因此,将其定义为『春帖』也并不准确。笔者则更倾向于谭蝉雪研究员在《敦煌研究》杂志首次公布S.0610V卷文字时,将其定义为『桃符题辞』。

如谭婵雪研究员所指,春联、春帖都是和上古时期就已流传的春节前后悬挂桃符的习俗不无关系。文献记载,至少在战国时,人们在年初祈福禳灾之时,就已将传说中能辟鬼邪的『神荼』『郁垒』的形象刻画于桃木板上,悬之门楹,形成了『桃符』雏形。秦汉前后,桃符广为流行,当时著作《左传》《战国策》《淮南子》《山海经》《论衡》等皆有描述,并不忘强调其『刺鬼』『御凶』的禳灾功用。此后历代典籍,『桃符』也皆有涉及。而宋元以降,许多场合又将桃符与春联混为一谈。却只是强调了春联与桃符共有的祈福禳灾功能,而未说明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及演变、区别。于是,我们结合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大体推测出这样的一个春联诞生的『路线图』:先民们认可桃符祈福禳灾的功用后,逢年过节,桃符便频频登场,起初是刻画二神图像,可毕竟有美术功底的人不多,后来为简便起见,就索性只写有『神荼』『郁垒』的姓名;再后来,年年只写这四字,又觉单调,便有机灵人思索着写两句吉祥话。于是至少在唐代,我们从S.0610V 卷上见到了『立春之日,书门左右』的吉祥话。这样简单的梳理,其实已走过上千年的历程。在这上千年里,从『桃符』开始,也衍生出了许多在春节用于粘贴悬挂的祈福用品。结合桃符属性,可将其分为『桃』『画』『文』三个类别。一是『桃』,桃符因桃木而制,桃木自然就具有辟邪功用,自古也就有了于门窗之上,悬挂桃符、桃人、桃弓、桃剑、桃印等习俗;二是『画』,即画门神,由神荼、郁垒画到了秦琼、尉迟恭,以及绚丽多彩的年画、春胜;三是『文』,由只写二神姓名,演变为写祈福文字,再后来详细分为春联、春词、春帖多种文体。如宋人《岁时广纪》记载:『桃符…… 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在此时,『桃』『画』『文』三个属性都被发挥并加以利用。在没有完全肯定S.0610V 卷文体时,将其称为『桃符题辞』应该是相对客观和准确的。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qikandaodu/2021/0303/459.html



上一篇:敦化岗子遗址和岗子类型座谈会发言摘要
下一篇:我和潘基的忘年交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